重要指数:★★★★★

突破可能性:★★

AR/MR(增强现实/混合现实),话说增强现实其实我已经吹了好久了……简单说就是通过在真实世界上面叠加信息来达到增强现实世界的目的。听起来很科幻,但是距离我们已经很近了。从hololens这个黑科技产品一发布开始,就不断的在关注这个领域,magic leap虽然牛皮吹的震天响,但是似乎一直没有什么突破,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年底有meta2这款新的AR眼镜加入,算是给冷寂的AR硬件市场带来新鲜的空气但是2017年AR行业依然形势严峻,主要是技术还不成熟,并且技术开发的门槛非常高,导致敢于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非常稀少,没有竞争,技术突破也就非常缓慢。

值得一看的hololens测评:http://tech.163.com/16/0905/15/C0797D0M00097U7U.html

回头看看它的同窗兄弟VR方面,当今年年初VR行业一片火热的时候,我就对他嗤之以鼻,笑看资本往里面瞎砸钱,就和当年炒作的一波3D打印概念一个熊样……现在几乎销声匿迹了,下面整理了一下AR和VR目前所遇到的技术瓶颈,以及和其吹嘘的未来场景具有的现实差距。

 

AR/MR VR
 

 

 

 

 

 

技术瓶颈

用于显示的光场镜片成本很高,生产厂商较少。技术不成熟 显示屏幕精度低(相对于人眼需求),显示效果极差,造成沉浸感不佳
续航时间很短,电池不给力 对电脑性能要求极高,需要对360度空间场景进行实时计算
摄像头拾取真实世界空间位置会有错误,不是完全准确 需要连线,现有技术下无线带宽无法满足显示需求。对于自由移动有所限制
集成度较低,设备整体偏大 设备庞大并且沉重,佩戴不便
芯片计算能力弱,无法满足ar的实时运算需求 戴久了会造成眩晕,不适等情况
画面有拖影,初代技术,沉浸感不足 软件游戏比较少
设备昂贵,新兴产品没有配套完整产业链,成本很高 只能进入虚拟世界,无法与真实世界互动
软件稀少,开发者少
视野狭窄,受限于镜片显示区域限制导致画面无法覆盖整个视野区域

 

所以,归纳下结论,从我的角度看来(注意,本人并不是资深业内分析师,只能通过网络公开方式获取最新行业信息。)2017年应该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AR领域发展,但是由于技术限制导致很难实现爆发性的增长,即便是智能手机,我们看从诞生(塞班的提出和苹果的进步深化,以及安卓系统的出现降低了行业注入门槛和整体价格)到普及这个过程,依旧用了三到四年的时间,而且其中有很多契机和事件,证明了手机走向智能手机或者说互联网个人终端的趋势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如果手机将被替代,那只能由更高端功能丰富的,更能与生活融合的,更加便利携带的产品所替代,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而且我们对于科技的预测要基于基础科学的发展轨迹。手表也好,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好,我们虽然在电影中会看到很多诸如全息对话,植入皮肤的显示屏之类的黑科技,但是实际上在理论上是很难实现的,但是电池领域和计算芯片领域的突破毫无疑问将会给现有产品插上蜕变的翅膀,突破了上图中的短板,AR设备的普及和对手机的替代是不可逆的。所以,接下来这几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