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在不同温度不同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研究汇总与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大流行已经持续一年了。世界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早在在疫情初期,博主就对新冠病毒在不同温度,不同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深感疑惑,网络查询资料后发现多为2003SARS时期以及2012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时期的调查资料,虽同为冠状病毒,但是不同病毒在不同温度及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都是不一样的。一年后的今天,针对各类新冠病毒存活时间的论文已经有很多了,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新冠病毒的特性,本文跟据中国疾控中心黄虞远等人发表在《疾病监测》杂志上的综述文章《新型冠状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潜力和感染风险》以及上海市疾控中心崔晓娴等人发表在《上海预防医学》杂志上的实验文章《新型冠状病毒_SARS_CoV_2_温度稳定性研究》总结而来,简单概括新冠病毒在不同温度下,不同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希望能够为大家做好防护,做好消杀和预防工作提供支持。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的内容请交给严谨的科学研究来定夺。
首先,从感染人数的基本情况来简单分析,绝大多数疫情严重的国家都处于季节温差大,冬季较为寒冷的温带地区,而且我们国家自己亲自经历来看,到了冬天国内本土疫情果然是多次反复,爆发地区以靠近俄罗斯及冬季温度很低的华北及东北地区为主,毫无疑问新冠病毒的存活时间和传染性对于温度的敏感是较高的,但是这里也有例外,就是卫生环境非常恶劣而闻名的印度和巴西,有广大的贫民窟,这也是导致虽然温度高但是感染人数依然非常高的客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