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相关考试题目及解答

1. 人机工程学发展中,人机关系的发展变化,阐述其发展趋势。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其正式成为一门学科是从二次大战以来。当时,人们在使用各种高效能的新式武器时,出现了很多人为的事故和错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对人―机系统进行研究,以保证人员和机器的有效配合,降低事故率,从而催生出了这门崭新的交叉性学科。
近年来,有学者将人机工程学的学科内涵加以扩大和延伸,从“人―器物”或“人―用具”的视觉进行研究,重新认识和理解人机工程学的历史发展和渊源。例如,有文献认为:人机工程学作为一门学科是新兴的,但在人类造物实践和造物历史中,人们就不断在研究如何使用工具以及工具如何适应人。尽管古代没有人机工程学这一名词,但从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最基础问题——人与工具或用具的关系而言,人机工程学的存在如同人类制造工具一样古老。文献提出,尽管人机工程学这门科学直至20 世纪才出现,但早在25 个世纪以前的古希腊,人们已经有意或无意运用相关的规律进行设计活动。通过对一系列古文献和设计实物如日用品、雕塑及建筑材料加工的研究,表明朴素的人机工程学思想与原则,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被提出。
在今天,人机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人和机器以及人和机器的操作界面交互方式为主的领域,这是由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娱乐方式的改进和革命导致的。在当前以手机电脑等互联网终端占据人们主要娱乐和工作时间的基本情况下,以此而进行的研究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仿生设计在游艇设计中的应用

1 引言

1.1题目背景及目的

出海航行,对抗风浪,闯荡天涯,几乎是每一位热血青年曾经有过的梦想,然而由于其昂贵的价格,豪华的装饰,注定与普通人无缘。当很多富豪成功之后,都会选择购买属于自己的游艇,乔布斯,保罗-艾伦,众多俄罗斯富豪以及中东地区的土豪王室成员都会掷重金购置自己的私人游艇,随着人们对于游艇认知的深入,其设计风格和代表韵味逐渐从家庭娱乐,转变为所有者身份的象征,并且在商务接待,交流,度假,等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
游艇业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是兼具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长链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拉动作用。国际游艇设施委员会的数据表明,游艇业的产业带动系数高达1:9,目前世界游艇年消费额达 400亿美元,如果加上相关的维修、管理、娱乐等费用,全球每年游艇经济收入超过 500亿美元[1] 。
和西方游艇史相比,中国游艇发展历史很短,国内游艇的总量和人均拥有量均与发达国家有极大的差距。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发达国家每 171 人就拥有一条游艇,挪威、新西兰等地人均拥有游艇高达 8:1,美国为 14:1,内陆国家瑞士人均拥有游艇也达到 69:1。美国的游艇拥有总量 1996 年达 1721.8 万艘,比 1988 年的 1506.8 万艘增加了 2 百多万艘,平均每 14 个人就拥有一艘游艇。专业人士认为根据欧美国家的发展模式,当地区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时,游艇经济就开始萌芽了,而当人均 GDP 达到 6000 美元时,游艇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