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舆情一词甚嚣尘上,任何一个社会热点事件出来的时候,免不了出现舆情一词。谈谈自己的观点,也想在这里奉劝大家,少用舆情一词,尤其是正式公文中应慎用舆情一词,至于为什么,我会在本文中详细谈谈我的看法。
关于舆一字,通过汉语词典查到单字解释:
舆【yú】
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舆马。肩舆。
古代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指众人的:舆台。舆论。舆情(群众的意见和态度)。
疆域:舆地。舆图。堪舆(相地,风水)。
如上文所示,【舆】一字,本身是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的,指的是地位低下的人,后也可以泛指群众,但是这一个字本身在历史上有浓郁的不平等和等级阶级区分的味道。【舆论】一词历史悠久,早期记载出自《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原文如下:
孙权欲遣子登入侍,不至。是时车驾徙许昌,大兴屯田,欲举军东征。朗上疏曰:“昔南越守善,婴齐入侍,遂为冢嗣,还君其国。康居骄黠,情不副辞,都护奏议以为宜遣侍子,以黜无礼。且吴濞之祸,萌于子入,隗嚻之叛,亦不顾子。往者闻权有遣子之言而未至,今六军戒严,臣恐舆人未畅圣旨,当谓国家愠于登之逋留,是以为之兴师。设师行而登乃至,则为所动者至大,所致者至细,犹未足以为庆。设其傲很,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臣愚以为宜勑别征诸将,各明奉禁令,以慎守所部。外曜烈威,内广耕稼,使泊然若山,澹然若渊,势不可动,计不可测。”是时,帝以成军遂行,权子不至,车驾临江而还。魏书曰:车驾旣还,诏三公曰:“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成戒。况连年水旱,士民损耗,而功作倍于前,劳役兼于昔,进不灭贼,退不和民。夫屋漏在上,知之在下,然迷而知反,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今将休息,栖备高山,沉权九渊,割除摈弃,投之画外。车驾当以今月中旬到谯,淮、汉众军,亦各还反,不腊西归矣。”
但是长久以来,【舆论】一词使用者皆为自认为高于普通民众的阶级,表述者本身非普通群众自己。
群众本身并不会或者很少使用【舆情】【舆论】一词,使用该词汇均带有一定的概括、分析民众意见的意义。
而【舆】长久以来,也代表着“乌合之众”的言论之意义。
即便是现代互联网社会,网络工具发达到可以分析情感正负面和评论并加以甄别的年代,【舆论】【舆情分析】等等词汇已经学术化、商业化的时代,该词汇也是有一定贬义的。
关于舆情一词,百度百科是这么解释的: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类组织及其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
虽然百度是这么说的,但是并不具有权威解读性。我们重新分析该词汇,任何一次大规模【舆情】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群情激愤的事件发生,这些事件可能是国内外冲突,如南海撞机,中日钓鱼岛危机等,或者内部矛盾及决策失误,如唐山打人事件、丹东就医事件、徐州丰县铁链女事件等等,在现实世界与互联网世界嫌弃巨大的波澜。这些波澜中普通民众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呼吁,发出声音是被宪法所保护的,是我国基本人权的一部分,但是也不代表所有的声音都是真实、可信、公平正义的。
在钓鱼岛游行事件中,2012年的9月15日,开着丰田卡罗拉汽车的普通人李建利被一名叫蔡洋的「爱国青年」用摩托车U型锁砸穿颅骨 ,一次不理智的行为,带来的是两个家庭的毁灭、更可笑的是,游行示威没有伤到日本什么,反而死亡、受伤、财产损失的是普通的中国人,这次事件的结果就是:
在任何一次大规模舆情事件发生之时,参与讨论的人可能来自天南海北,当然也包括国外的势力,台湾地区的敌对势力,和国内杂七杂八的各类利益诉求团体,在引导舆论向有利于他们自身利益的方向进行传播、发酵、演绎。为了避免类似钓鱼岛游行事件的悲剧再次发生,也为了应对网络出现大型的现在几乎各个地方政府部门、高校及大型企事业单位都陆陆续续成立了专门的舆情管理科。
从中国知网可以检索到舆情与舆论的文章历史,舆论一词自1949年建国之后,均有使用,可以说这是一个历史应用较多的词汇,但是舆情不然,从知网数据来看,舆情相关研究这是从2004年左右以每年两倍的速度开始大规模增长的,从每年十几篇到一年几千篇,也不过用了5到10年,
【舆情】主要针对的是网络舆情,而触发舆情与新媒体息息相关,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渠道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的金字塔式传播转换为多点阵的蛛网传播,在这样的转变中,有以下特点出现:
-
信息渠道更加多样化,传统媒体、自媒体、网络大V及KOL、抖音快手er,等均可以成为信息的创作方传播方。
-
信息节点更加不可控。信息传播的渠道多样化,从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短视频网站及APP、长视频网站及APP、甚至社交软件裂变传播,一个信息可能能在几小时之内覆盖数亿人。
-
信息内容更有可能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质而改变其原有内容,由于上述1和2的新问题出现,导致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如微信群,自媒体,视频的二次创作过程中更容易被曲解和加工,使其扭曲其原有的意义,转变原有的诉求。
最早的与舆情有关的论文是1990年杨名范发表于四川社联通讯的论文《抓好舆论导向促进安定团结》,其中针对舆情一词提到:
舆论,即群众的言论一般是民意的体现。追舆论具有多层次、多方位、多变性, 并且舆论会对事件的进程发生影响, 却从来不对事件的后果负责任。因此,我们要重视舆论和对舆论的研究, 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失, 收到预期的效果。
舆论工作十分重要, 事关大是大非, 事关人心向背, 事关安定团结和社会进步。对舆论要掌握和引导,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首先,要广开言路,掌握舆情,重点引导。要采取不同方式和渠道,了解不同层次、不同利益集团的反应。
我们简单列举一些与舆情一词相关的网络新闻和文章:
辽宁丹东市委书记、市长:正确引导舆情完善群众就医保障
(2022-06-23 18:45:50 来源: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安阳城市管理局召开新闻信息宣传和舆情研判工作会
(2022-06-24 19:26:32 来源: 信息新报四川 )
舆情通报:山西沁源一煤矿企业被指隐瞒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2022-06-24 10:48:52 来源: 315诚搜网
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加强网络舆情监控
来源:选调生2022-06-13 09:34 陕西青年创业促进中心官方帐号
大调研|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的4大应对策略
来源:网信天津 2020-10-11 20:21 天津市委网信办
网络舆情应对三大痛点及解决方案
2019年12月13日 15:25来源: 网络传播杂志
即使舆情一词其实已经在很多地方随意使用了,但是我们依然主张慎用“舆情”这个词。
为什么呢?还是要回到中国互联网的本质上来。

1987年9月20日从北京向海外发出的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家用Modem猫的出现让互联网有机会走进千家万户。
家用ADSL上网则真的让高速互联网在中国开始普及。
中国互联网在30多年发展过程中,其所承担的角色也在不断改变。
曾经是计算机爱好者的小众娱乐
后面是盗版游戏影音的天堂
亦或是“勼蕶後哋傷沵芣慬”的交友天堂
亦或者打榜、刷票、黑粉、的流量明星圣地
亦或者是成为申冤、成为新闻事件爆发,成为社会丑闻与高校丑闻爆发的场所。
三十年也见证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完整的发展轨迹,见证了网络从毫无管理自由野蛮发展,从今天有电信部门与各级主管部门通力合作,
各地网信网监网警部门通力合作整顿治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互联网世界少了理想化,多了规矩,我们的互联网治理能力也站在了世界最前列。
但是【互联网治理】不代表【治理互联网】
互联网是工具,治理是目的,通过互联网这个工具,帮助政府更好的治理这个国家,这才是互联网治理的意义。而不是去通过工具来治理互联网这个平台为最终意义,我可以看到当前我们有很多的高校、机关,完全弄颠倒了这个性质,所以做出一些有损政府信誉的事情也是有原因的。
当某些学校发声明说:要明确注意及时处理学生互联网舆情的时候,说明这个高校目的非常简单低劣,就是简单的处理掉舆情问题,处理引发舆情的学生,而不是处理实际存在的问题。这个回复凸显的是在乎的是学校的名誉,而不是实际的诉求,所以当前高校师生矛盾学校矛盾突出,也是有这个表述不当原因的。
正确舆情表述应该是“学校明确关注师生诉求,我们会全力妥善解决该问题。”
每当某地新闻媒体报道,说政府已经发现/注意到xx事件舆情的时候,正在处理。普通民众感受到的是冷冰冰的通告,和将民众诉求与冰冷的事件处理流程挂钩的一种心态,这无疑是愧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也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重要指示相违背。
正确的舆情回应因该是:“我们已经了解到该事件信息,现在已针对该事件成立专项调查组,政府各部门正在通力合作,争取早日解决该问题。”
最后,当我们面对“舆情” 的时候,当我们手握各类可以控制互联网信息的软件、硬件工具的时候,更应该问自己:
民众想要什么?
舆情风暴中心的当事人想要什么?是事件的正义?是公平的处置?还是解决问题的结果?
无论多么强大的工具,最终使用者都是人,而最终的目的不是一时的掩盖与逃避,而应该是为我们国家公平、正义、法治的社会服务,为了中华民族真正的伟大振兴服务,为了创造一个世界最好的国家而服务。
本文最后,重新温习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身居关键位置,少谈一些舆情管理,多谈一些社会治理,多谈一些问题的解决与优化。
愿我们所做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这个国家更好的未来而努力
完
ALAN
2022年7月15日
有一大点意思的网站
有很多一大点意思的网站
有意思的个人站点.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