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发现平时发的一些挺有意思的小灵感,发到这里寄存一下~

当设计师在塑造产品造型的时候,不应仅仅考虑产品的美观性,更应该思考产品本身的固有属性,比如其功能性与人/产品交互特性,产品是人类使用者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审美的载体,像iPhone带来的人与互联网对接方式的转变,像汽车,高铁等交通工具对人类生活规律的改变。最终凝聚在产品里的不仅有其使用价值,更包含着革命性与其社会价值。优秀的设计能够让使用者更加喜爱和倚赖该产品,并侧面影响个人乃至社会行为习惯。所以,优秀的设计不仅是商业属性上无可挑剔,还应在社会属性上可圈可点,否则产品便成为了没有灵魂的冷冰冰人造物,不包含任何社会价值。

写于2017年10月1日

怎样算是优秀的APP(应用程序)?


1,以用户为中心。

不强制用户去适应什么,懂得用户需要什么,或者让用户自己决定自己要什么。

2,懂礼貌,有教养,有素质。

桌面图标,悬浮窗,通知栏,地理位置,通讯记录,不是你想拿就拿想用就用的东西,记得问一句能不能要不要。未经允许擅自使用,是一种侵犯

3,专注于其应用本身而不是噱头

星座也好,头条新闻也好,应用商店也好,这和你应用本身无关,就不要把累赘加到自己身上,把无用的空间占用和流量算在用户头上。

4,让使用者更加专注使用,而不是分散精力

利用好奇心或者误点击,勾引别人去做一件对自己没有意义的事情,肆意浪费践踏他人生命来为自己谋财,这是一种自私和卑劣的行为

做一款好的应用程序,是和用户谈心的过程,也是一件应负责任的事情,你占用了用户的时间,就应该把这个时间内用户打开应用时所希望进行的动作步骤最简,速度最快,效率最高,这才是应用程序,这才是应用程序最初诞生的意义

写于2015年12月22日

简单说下对暗物质的理解,嘛昨天看了个讲广义相对论视频的大受启发,终于明白了引力曲率的意思,再加上之前的零零碎碎信息,大致在脑海中描绘出暗物质的形象,长久以来,我们把可以看到的东西(实际上是可以折射光线的东西)命名为物质 (狭义),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人的感知器官,眼耳口鼻所能捕获的用以描述’物质’的信息实际很少,超出这个范畴的非感知物的虚无的某种东西,实际上也可能是物质,其最大特点就是存在引力,其发现也是由于科学家对于星系质量得估算与维持星系引力所需物质的大相径庭才推测其存在的吧。嘛嘛~和这宇宙相比,人类还是太渺小了

写于2015年12月18日